发布于2025-08-14T09:04:07  该页已被阅读

履职尽责 助民生清单化“幸福账单” ——市人大开展民生实事实施情况集体视察侧记

2025年,全市20件民生实事项目进展如何?7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集体视察,一路边看、边听、边思、边议,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出谋划策。

经过为期3个多月的施工建设,新华街(团结路—丰州路)在市民热切期盼中顺利通车。视察当天,代表们第一站便来到新华街和丰州路交叉路口,了解四类管网改造情况。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市政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工程,主要对给水、雨水、污水、中水四类管道进行更新改造,核心任务是解决困扰已久的雨污合流问题,工程的实施将显著增强沿线市政管网的综合承载力,有效降低因管网老旧破损可能引发的路面塌陷风险,提升了区域的整体韧性与安全水平,为道路两侧重点居民区和商业区域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政基础保障。2025年上半年,临河已对11条约7.32公里道路的管网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3条,剩余8条于7月底完工。下半年将继续对4条约7.08公里道路进行更新改造。

看着展板上改造前后管网对比图,代表们指出,管网改造关系千家万户,是一件利民利城的好事、实事,要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尽量减少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与此同时,面对由此产生的不理解呼声,需要格外重视,希望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让这项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随后,代表们来到断头路改造点——利民街(幸福路—二建巷)。人大代表与施工人员深入交流,了解断头路打通后的交通规划和预期效果。一位商户兴奋地说:“这条路打通后,道路更宽更畅通,大家心里再也不‘堵’了!”代表们表示,断头路的打通不仅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更能畅通城市脉络,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必须加快推进,早日让居民受益。

在临河托育指导服务中心,温馨的环境、丰富的教具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婴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心地做着游戏、学习知识。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了托育服务的开展情况、师资力量等。人大代表详细询问托育费用、安全保障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强调托育服务是解决“幼有所育”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让家长放心把孩子送到这里。

老旧小区改造点——临河党校小区同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破旧的楼房穿上了“新衣”,杂乱的线缆被重新规整,新增的停车位和休闲设施让小区焕然一新。

“以前小区环境差,改造后住得舒心多了,感谢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听到居民对改造工程的满意评价后,代表们会心一笑。

临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自2019年启动实施,针对现有278个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已完成改造241个,剩余37个小区改造工程正有序实施,2025年内将全面完工。听取临河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对改造过程的介绍后,代表们表示,老旧小区改造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改造成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星程口袋公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居民们在此悠闲地散步、健身、休憩。人大代表对口袋公园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口袋公园虽小,却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口袋公园的布局和功能,增加文化元素,打造城市的“绿色客厅”。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塑造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代表们体验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流程。在各个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业务办理高效便捷,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认可。代表们与办事群众交流,了解他们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在这里,代表们建议,要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加强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

当天,代表们还走访视察了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明珠路幼儿园等,并召开了座谈会,围绕加强部门协同、要素保障和提高群众参与度等提出意见建议。

此次人大代表集体视察活动,是对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的一次全面“体检”。代表们通过实地察看、现场交流,深入了解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为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民生实事,发挥监督作用,推动政府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市民,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