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8-27T19:16:47  该页已被阅读

以展促教 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边疆实践样板‌

——乌拉特中旗人大常委会“走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创新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乌拉特中旗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以创新为引领,打造自治区首个旗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题展馆,走出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之路。

一、立足政治引领,打造制度宣传新阵地

(一)紧扣时代要求强担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民主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建设制度主题展览视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工程。通过构建综合性宣教阵地,精心打造了“政治教育+法治宣传+代表履职”三位一体的平台,系统全面地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与人大制度理论体系。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定航指向”等六大板块,充分展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治理的效能。

(二)构建全景式教育体系。展览创新采用“历史纵深+实践维度”双轴布局,集成了1000余幅图片、15万字的文献资料,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再现了从《共同纲领》到现行宪法的演进历程,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到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轨迹。“艰辛探索”“伟大创造”板块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苏维埃政权、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践探索,重点展示了1954年宪法确立人大制度、改革开放后民主法治建设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通过“法定职权”板块,详细阐述了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的运行机制,并结合巴彦淖尔市的立法实践,展现了基层法治创新的丰硕成果,让参观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领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真谛。

二、创新载体形式,构建多维互动新格局

(一)首创“展馆+联络站”融合模式。将代表履职功能嵌入展馆体系,打造“人大代表工作站”互动空间,形成“参观+接访+议事+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展览开放以来,已成功组织了5场代表履职沙龙和2次民生恳谈会,达到了制度宣传与民意收集的有机结合,累计推动解决了农村饮用水改造、边境牧区通网电、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等6项民生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二)着力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计划打造‌红色记忆重现场馆。建成后,将通过3D 投影技术复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场景,播放《人民的选择》微电影,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历史抉择。同时,设立互动体验区,设置“宪法宣誓台”“立法模拟器”等交互装置,让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法律的诞生过程,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深化功能拓展,培育制度认同新动能

(一)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建立“展馆+讲坛”双轮驱动机制,每季度举办“人大制度讲堂”,邀请自治区、市人大代表、党校专家讲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等专题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和自信。

(二)打造边疆特色宣教品牌。组建“人大代表宣传队”,深入边境牧区,开展蒙汉双语宣讲活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同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弘扬雷锋精神”的号召,组织开展雷锋式代表行动,深入推进“人大代表+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案件98 件,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实践启示

乌拉特中旗人大常委会的创新实践充分表明,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构建“看得见、摸得着、参与得了”的立体化平台,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推动边疆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