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强化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群众的“两个联系”,是人大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今年以来,我市创新推出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机制,打破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层级壁垒,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实现全国、自治区、市、旗县区、乡镇苏木五级人大代表之间的互联、互动、互通、互补、互促,让各级代表的履职力量拧成一股绳,更精准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
完善组织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推进五级人大代表协同机制作为提升人大工作质效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制定一系列制度办法,对“两个联系”主要内容、方式、服务保障机构等事项予以明确,促进五级人大代表协同机制走向规范化、常态化,让常委会领导联系人大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底气。
建立五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五级代表联席会议,重点分析代表履职遇到的问题和对策。会议形成的成果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市人大相关专委、工委跟踪落实或督办。
构建代表履职平台矩阵。构建市级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旗县区人大代表联络分站、乡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村组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协同的履职平台。健全代表联系群众网络,推动五级代表“进网格、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建立“代表+网格员”“代表+调解员”“代表+行业协会”等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数字赋能。持续推动“网上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完善“直通代表”“征求民意”“阳光履职”“代表培训”“建议提交”等功能模块,方便各级代表利用“网上代表之家”提交议案建议、参与在线培训、与群众线上互动、实时反馈问题等,提高代表履职效率。
强化工作协同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五级人大代表的优势,构建起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了从议题提出到办理评估的全链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人大履职的整体效能。
开展共同议题协同履职。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初发布《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议题指南》,涵盖全市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切问题。五级代表结合自身层级特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同一议题分级履职。全国、自治区人大代表侧重于协调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等支持,借助上级力量推动解决问题;参与监督国家、自治区法律法规在巴彦淖尔的实施等。市人大代表侧重于牵头制定年度协同履职议题清单;上联下带,带动多级代表参与立法、监督、调研等重点工作;联名提议地方制定配套政策等。旗县区、苏木乡镇人大代表侧重于监督政策落地;收集基层意见、反映基层实际困难;组织深入基层调研,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等具体任务。建立跨层级履职成果反馈共享机制,各层级代表履职成果通过履职平台实时共享,向代表通报成果运用情况,形成“议题—建议—办理—评估”的全链条管理模式。
开展协同监督与调研。对涉及跨区域、跨层级的事项,市人大常委会统筹组织全国、自治区和市级人大代表,联系个别旗县区和乡镇苏木级人大代表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其间邀请专家学者和部门领导共同参与,提高监督活动的深度。对监督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五级人大代表可以共同讨论,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加强后续跟踪督办,共同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上级人大代表建议提交上级人大办理,推动问题解决。
创新活动载体
市人大常委会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求突破,在业务能力和活动质效上抓提升,着力构建“广覆盖、全天候、多渠道”的联系网络,有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巴彦淖尔的生动实践。
积极开展接待群众活动。 在人大代表之家(站)和其他重要场所,公示代表基本信息,便于群众主动联系代表。组织各级代表定期进入人大代表之家(站),参与“群众接待日”等活动,接待人民群众来访,收集社情民意。
借助网络平台联系群众。组织各级代表入驻“网上代表之家”小程序,全天候履职。主动向群众“亮码”,方便群众通过手机扫码方式联系代表,向代表反映情况,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
深入基层征集民意。加强活动组织,提高代表走访联系人民群众的频次、广度和深度,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访人民群众。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以及人大重点监督事项、重大决定事项、地方立法等重点工作,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提高代表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动代表深入落实“四项工作”。组织各级代表到所在村组社区报到、开展信访代办、参与诉前调解、反映监督事项,将“四项工作”组织好、完善好,推动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
创新履职活动形式。定期组织跨层级“代表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前进行宣传,扩大群众参与度。打造“代表直播间”,组织代表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履职过程,解读政策、回应群众关切。 打造“云上议事厅”,针对专业性强的议题,邀请专家、群众在线参与,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建言模式。每年举办“履职评议”,评选优秀履职案例。通过现场答辩、群众投票等方式评选“最佳协同履职案例”。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优化代表分组,根据工作需要和代表变动情况,动态调整代表小组,确保分组更加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加大代表培训力度,制定更加系统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强化履职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之家(站)等实体平台的功能设施,加强 “网上代表之家” 等网络平台的运维管理,提高平台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协同履职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围。
我市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机制
作用
打破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层级壁垒,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实现全国、自治区、市、旗县区、乡镇苏木五级人大代表之间的互联、互动、互通、互补、互促
组织体系
制定一系列制度办法,对“两个联系”主要内容、方式、服务保障机构等事项予以明确,促进五级人大代表协同机制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建立五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
★构建代表履职平台矩阵
★推动“网上代表之家”迭代升级
工作协同
构建起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了从议题提出到办理评估的全链条管理模式
★开展共同议题协同履职
★开展协同监督与调研
丰富活动形式
★积极开展接待群众活动
★借助网络平台联系群众
★深入基层征集民意
★推动代表深入落实“四项工作”
★创新履职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