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11-13T19:14:02  该页已被阅读

摸清实情 找准问题 提质增效——巴彦淖尔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调研为诚信建设工程“把脉开方”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实施诚信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11月11日至13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市诚信建设工程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本次调研采取“座谈研讨+实地核查+问卷征集”三维联动模式,层层深入摸清实际情况,精准定位查找突出问题。

 “实地巡诊”摸实情。调研组先后深入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临河区及经济开发区,实地走访了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法院、执法办案中心、重点企业和社区等12个基层点位,详细查阅了200多卷信用审批档案与监管台账,并与20余位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交流。调研组既发现了如临河区银河社区诚信评价“红黑榜”等基层创新亮点,也精准锁定了跨部门数据协同不畅、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等“突出症结”。

“集中坐诊”商对策。调研组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与政法委、政数局、司法局、公安局等诚信建设重点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1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会议聚焦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落地等8项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直指信用数据信息共享不充分、惩戒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核心“病灶”,梳理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20余条。

“全域问诊”聚民智。通过“线上微信平台推送+线下纸质问卷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广泛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普通市民、民营企业从业者等多元群体开展问卷调查,累计回收有效问卷近700份。统计显示,我市社会公众对诚信建设的满意度达到85%。同时,征集到“加强诚信宣传引导”、“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等10余类具体建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诚信建设的真实评价和普遍期待。

下一步,调研组将对此次工作中获取的大量信息与数据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深度分析研判,充分借鉴典型经验,聚焦突出问题,向市政府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为全市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开出“整改良方”,着力构建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社会各界广泛监督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续提升全市诚信建设的质量与效能,全力营造“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健康社会信用环境,为巴彦淖尔市高质量发展夯实诚信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