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06T09:59:13  该页已被阅读

直击荒漠治理、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中华环保世纪行启动

 9月7日上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宋锐、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秉荣、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郝明胜等出席启动会,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贺伟华致辞。

 会上,宋锐介绍了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总体情况,郝明胜介绍了自治区在荒漠化综合防治、“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草原生态保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郝明胜表示,“十三五”以来,自治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9188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40%以上,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

 在创新防沙治沙机制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个体、集体、国家”一起上,特别是鼓励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通过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民众共享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

 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方面,郝明胜介绍,自治区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7.3亿亩草原划为基本草原。将3833万亩重度沙化及部分中度沙化草原纳入禁牧区,防止超载过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此外,组织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通过人工种草、围栏封育、草原改良等技术措施,持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012年以来,累计投资103.6亿元,完成种草任务3.18亿亩,居全国第一。

 郝明胜说,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沿黄生态带建设、沙漠锁边、生态补水等工程,推进十大孔兑等多沙粗沙区治理,水土流失状况呈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面积较2019年减少3627平方公里。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黄河流域20个地下水超采区中有17个已达到采补平衡,农田灌溉用黄河水占比由2003年的93%下降到2022年的83%,黄河流域42个旗县(区)中有33个已建成节水型社会。

 郝明胜表示,下一步将全力保生态、抓节约、治污染、促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北”工程攻坚战、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努力把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

image.png

 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有玉米、葫芦、小麦套种辣椒等试验区。南都记者 王玮 摄

image.png

 示范园区的庄稼长势喜人。南都记者 王玮 摄

image.png

 小麦套种辣椒试验区。南都记者 王玮 摄

 据介绍,2020年、2021年、2022年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先后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黄河保护立法、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分别在山西、陕西、北京开展。

 宋锐说,今年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坚持以往好做法的基础上,邀请内蒙古多级人大代表参加活动、接受媒体采访,展现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情况,进一步提升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影响力、传播力。(记者:王玮)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