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27T21:32:52  该页已被阅读

“支部+”的深度实践 党建赋能新模式

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机关党委第四党支部探索支部建在业务工作上的新运行模式,开拓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创新支部活动形式,丰富支部活动内容,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业务工作,做到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推动人大常委会工委职能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一、支部引领聚合力,统筹谋划强根基

一是建立联合党建机制第四党支部是由人大机关三个工委党员组成的联合党支部,定期召开“工委联席党建会议”,围绕农牧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代表履职等重点工作,研究制定年度计划、调研方案,确保工作方向与党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二是强化政治理论武装第四党支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科教兴国、民生保障等重要论述纳入支部学习重点,开展“学理论谋发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政策法规,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为监督、立法等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二、工委协同抓落实,精准履职促发展

(一)农牧工委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深化监督调研以支部党员为骨干,联合农专家、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特色农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产业融合等开展专项监督,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并推动问题整改,助力农业现代化。

(二)代表工委架起党群“连心桥”优化代表履职平台以支部党员为联络员,组建各领域代表活动小组,升级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组织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日”“民生实事票决”等活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提升建言献策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三)科教文卫工委护航民生福祉紧盯民生热点,赋能创新驱动围绕义务教育“双减”、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开展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补齐民生短板,推动科教文卫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机关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文旅品牌建设的发展优势,实现组织力提升与文旅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推动“渡·阴山”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旅IP。

三、融合创新树品牌,彰显人大作为

一是打造“党建+履职”品牌积极开展“支部引领、工委行动”系列活动,探索推出“农牧发展护航行动”“科教文卫提质工程”“代表履职先锋岗”等特色项目,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二是强化宣传推广利用人大官网、微信公众号、党建网等平台,宣传人大常委会工委履职成效和支部先进事迹,讲好人大故事,提升人大工作社会影响力,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